经彩学子
【吾爱吾师】我的导师陈璐:质胜于华,行胜于言
作者:陈宁、张振亚、汤开轩、康钰、唐荣、项祎麟、叶申 来源:宣传 日期:2021-07-08 浏览:

“给自己设定挑战性目标,做出高质量的研究!”2019级硕士研究生汤开轩还记得初次见到陈璐导师时她对自己的期待。小汤从大三开始跟随陈老师做科研训练,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,终于实现了老师的期望,关于后疫情时代组织变革的论文被国际B类期刊录用。

同样梦想成真的还有来自加纳的博士研究生Kwame,他从工程专业转学管理,多篇论文先后发表于工商学科顶级的国际学术会议AOM以及JCR1区、2区期刊。其中,关于伦理型领导的研究被Wiley神经心理平台推广。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里,Kwame感谢陈老师发掘了自己的潜质,在理论、方法和发表上给予专业指导。这也是我们团队每个同学的心声,大家在学业上的每一个进步,都得益于陈老师所倡导的“质胜于华,行胜于言”的工作价值观,以及勤奋、务实、高效、合作的团队氛围。


陈璐老师(左三)与学生们

在带领团队时,陈老师把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放在首位,坚持树立专业榜样、定规与关怀并重的指导风格。陈老师是一位勤勉、谦逊的学者,她以身作则,以开放、积极的学习心态时刻关注国内外主流研究动向,保持学术前沿性和活跃度。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关于人、组织和社会的学科,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陈老师常常给我们分享最新的研究文献,启发团队讨论,鼓励大家将理论和管理现象相结合,去思考、发现研究问题,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和生活。在陈老师的启发和引领下,我们发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研究主题,从中受益匪浅。研究个体差异性、情绪和职业健康心理帮助我们完善人格、管理情绪、平衡工作与生活;研究群体和团队让我们学会授权和反思、竞争与合作,发展社会化的魅力;研究领导、创新和变革则使我们认识、理解组织和社会的运行规律,提高管理素质和创新能力。

陈璐老师指导学生科研

“不依规矩,不成方圆”,定规体现了陈老师严谨治学的一面。每当新同学加入团队,都会在陈老师和其他同学帮助下明确应该遵守的学术规范、团队规则和行为习惯,形成团队共享心智模式。从文献查找、综述、问卷设计等繁琐的基本功开始,陈老师带领我们一步一步积累专业知识,提高研究能力。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,陈老师总会迅速给我们建设性的反馈。我们的每一篇论文在投稿之前,都会经历十几轮的修改,陈老师不仅逐字逐句地修改,还会在有问题的地方作出详细的批注,说明错在哪里、为什么错误以及如何改正。陈老师一直强调,做事要细致认真,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了论文的成败。

“适度授权,分享智慧,分工协作”也是我们团队的风格。除了正式的组会,同学们还常常自发地讨论,分享研究方法和经验,共同解决问题。硕士生康钰和小汤在修改一篇论文时,主编和评审提出了30多条棘手的意见。在陈老师的鼓励下,他们分解了任务,定期进行讨论,用一个月的时间提出了初步的修改方案。陈老师说,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通过有效的指导,我们不仅提高了研究水平,还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和团队合作等重要的素质。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我们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,最近三年在AOM宣读论文六篇,还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,取得了校级优秀毕业论文,优秀毕业生等荣誉。

陈璐老师与毕业同学留影

在生活中,陈璐老师更是对我们关怀备至,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。她经常跟我们聊天,了解每个人的兴趣爱好,也会督促我们多多运动,保持身体健康。新冠疫情期间,陈老师专门给大家发放补贴,用于购买防疫物资,并时常提醒大家注意身体。巴基斯坦留学生博士Ali在家遭遇了车祸,陈老师得知后不仅帮助他申请了补贴,而且还加强对他的远程指导,鼓励他克服困难,坚持写作论文。在他投稿的两篇论文中,凝聚了陈老师大量的心血。每次组会和节假日,老师都会组织团队聚餐,大家开开心心地聚在一起,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,我们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,这就是一个大家庭啊!

经师易遇,人师难遇。陈老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感化着我们,我们常常暗自庆幸,得此良师,纵使前路荆棘遍野,亦将坦然无惧。

热点新闻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